黄帝是中国人的共同祖先,他有何旷古烁今的事迹?
姬为毅
文转自:姬为毅说历史
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居,在全国各地有多处黄帝祠、黄帝陵和黄帝庙宇,足见国人对于黄帝的信仰和崇拜。
在五千年前的古中国,正是黄帝组建了当时最强大的部落联盟,统一中原,形成了当今中国的雏形。而黄帝的后代延绵不绝,如今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构成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关于黄帝的出生,司马迁在《史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黄帝是司马迁笔下记述的第一个人物,为此,太史公十分重视,他曾亲自巡游各地,考察各种古老文献,这才得出他认为翔实的结论: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在司马迁看来,黄帝出自少典部落,以公孙为姓,名为轩辕。而按照当时的习惯,有姓必有氏,后世人将黄帝所在的部落称作“有熊氏”,而司马迁却没有采用,可见其中或许存有疑问。但在比《史记》更早些时候的《国语·晋语》中,晋大夫司空季子对黄帝的姓有着不同的观点: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到了晋朝,以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为代表,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更加认同《国语》的说法,认为黄帝为姬姓,而并非司马迁所谓“姓公孙”的说法。
而在《帝王世纪》中,还记载了黄帝为有熊氏,以及其得名轩辕的由来:
“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野,感附宝而生黄帝于寿丘。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
同时,《帝王世纪》中对黄帝的降生也有了浓墨重彩的描述,采用的同样是当时流行的“感生神话”的路数,这在谶纬风气流行的秦汉时代并不罕见。
在《春秋元命苞》、《河图握枢》这两部谶纬书籍中,更是对黄帝的降生有着奇幻的描述:
“黄帝名轩,北斗黄帝之精。母地祗之女附宝,之郊野,大电绕斗枢星耀,感附宝,生轩,胸文曰:‘黄帝子’。”(《河图握枢》)
“黄帝龙颜,得天庭阳,上法中宿,取象文昌,戴天履阴,秉数制刚。(颜有龙,象以轩辕也。庭阳,太微庭也。戴天,天文在首。履阴,阴字在足下也。制刚,纪也,纪正四辅也。)”(《春秋元命苞》)
相比之下,《史记》中对于黄帝出生后便是“神童”的描写,就显得含蓄许多:
“(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
由于黄帝出生时便聪明敦敏,因此很快就被推举成为部落的首领。而在即位之后,黄帝也是宵衣旰食,体恤百姓,被推举成为“黄帝”。
“(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蟲蛾,……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史记·五帝本纪》)
在当时,神农氏的统治已经到了尾声,时任末代炎帝榆罔暗弱,面对以蚩尤为首的诸侯叛乱,“弗能征”、“莫能伐”。而即便如此,炎帝部落还想“侵凌诸侯”,导致天下诸侯都改为追随轩辕黄帝。就这样,炎帝和黄帝部落之间的决战一触即发,这就是阪泉之战。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史记·五帝本纪》、《大戴礼记》)
“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貔、貅、豹、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列子·黄帝》)
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出,黄帝在阪泉之战中驱动了猛兽,还用猛禽的图像作为旗帜。如此看来,黄帝并不像是个农耕文明部落的首领,反倒具有游牧部落的特征。
而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近年来确实有不少契合黄帝部落特点的上古遗存的被发现,更加验证了黄帝部落“往来迁徙无定处”的游猎属性。
不管怎么说,在阪泉之战中,黄帝的部落具有猛兽的性格,其或是能驾驭猛兽,或是以猛兽作为图腾,或是其部众以猛兽来命名,总之,经过三场激烈的大战,最终击败了炎帝部落,神农氏和有熊氏完成融合,共同组成了华夏部族。
而在此之后,黄帝很好沿袭了神农氏以农业为本的方针,并对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作进行改进,后世称之有“土德”,这也是“黄帝”尊号的由来。
炎黄二族整合之后,这个部落联盟很快要面临更艰巨的挑战,那就是和蚩尤部落的正面对决。
最终,以炎黄为代表的华夏集团,与以蚩尤九黎为代表的东夷集团,在涿鹿展开会战。最终,黄帝战胜蚩尤,成为中原共主: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史记·五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