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统一天下
杨素梅 整理
蚩尤原是太阳公公的孙子,被黄帝擒杀之后,太阳公公总想报仇,便设计拉拢了炎帝,借炎帝之手来杀害黄帝。
这日,阳光灿烂。太阳公公见大计初成,暗暗欢喜,早早走出东极日庭,赶往宝峰山来。这时,炎帝早已等候在此。见太阳公公到来,炎帝走出五彩瑞云,腾云上天,迎太阳公公施礼相谢。太阳公公踏一朵祥云迎住炎帝,连连摆手道:“免礼!免礼!你我至交,见你有难,帮一把是太应该的了,无需此礼。”说毕,太阳公公从怀里掏出两个葫芦,一个递给炎帝,一个自己把握,说:“贤孙,好久不见,心头挂念。来!痛饮一壶这天厨所酿的天酒。这还是在王母娘娘寿宴上所赐之物呢!”说毕,便和炎帝碰壶喝了起来。喝着、说着,那太阳公公便落下两颗老泪。炎帝见状,忙问:“贤公,为何如此?”太阳公公道:“唉!见到贤孙你,我就想起我那死去的孙子阳阳……唉!别提了,来喝!”炎帝一听提起蚩尤阳阳,便低下了头,愧疚地说:“贤公,真是对不起您。都是我那叔伯弟弟黄帝的不是,给您留下了悲伤。我替他给您赔罪了!”说着,炎帝向太阳公公深深鞠了一躬。太阳公公急忙扶住炎帝说:“不要这样,这哪能让你赔罪呢?你和黄帝可不一样,是两道河里流的水啊。”炎帝一听,觉得话中有话,便试探道:“贤公,此话怎讲?”太阳公公叹了口气,拉着炎帝的手说:“贤孙不知啊,你和黄帝本是天庭神将,这你二人早已知晓。可你和黄帝绝非叔伯兄弟,而是同母异父啊!想当年,你母亲年轻貌美,与天庭掌管烟火的大臣神氏暗里相爱,并怀上了你。一日,玉帝之子火豆球上的火帝来天庭聚会,见到你母亲比天仙还美,决意要娶你母亲为妻。你父亲知此,这才向火帝说知情缘。可是火帝认准的事,不管中间先后有何变化,都要一意到底。火帝,哦,就是你后来的父亲,暗里给你亲生父亲编了三条罪状,上奏玉帝,把你父亲陷入天牢,惨死在牢中。你母亲为了能生下你,给你死去的父亲留条根,便屈从了火帝。之后,生下了你,再后来也就有了黄帝。黄帝是玉皇大帝的亲孙子,可你不是啊!”说着,太阳公公看看发呆的炎帝,便又说道:“玉帝就是偏心,办事就是不公!本来这天下应是你一人的。可偏要派黄帝下界来和你争夺。你可知,有多少外戚神将都为你鸣不平呢!”炎帝听着,牙咬得咯咯响。原来自己是这样的身世。想着自己下凡一桩桩一件件所遇之事后,便开始恨起玉帝、骂开黄帝来。炎帝紧握双拳,眼冒仇光地说:“黄帝呀,黄帝!虽一母所生,吾也不能饶子也!”太阳公公见大计已成,暗暗欢喜。表面却伤感地说:“贤孙啊,这话你不要往心里去。都这么多岁月了,没有可记恨的了。噢?这些日子我会正常行天值日的。天下疫情就要退去了。对了,那块瑞云就留给你吧。时候不早了,我该走了。”说后,便匆匆向西走去。炎帝目送太阳公公远去,心里对着太阳公公的背影道:“我会给您孙子报仇的。”随即,也未去取那块瑞云,便腾空踏云奔炎州而去。
后来,太阳公公和炎帝留下的那块瑞云,常常在那山洼上空升起。再后来的后来,佛教传入我国,有僧人在此修建一座寺院,名曰“瑞云奄”,即现在涿鹿县康家沟村西长城脚下的瑞云寺。炎帝回到炎州,决定要灭黄帝。一为生父报仇;二给太阳公公出气,以此报答太阳公公的救命之恩;三要统领天下。于是召集八方部落大王,商讨和部署攻打黄帝之事。何谓八方部落大王?一曰东南农土皋稽;二曰南方沃土通视;三曰西南滔土赤奋若;四曰西方并土隅强;五曰西北肥土穷奇;六曰北方成土诸比;七曰东北方隐土摄提;八曰东方申土诸稽。这八方部落大王都是当年炎帝在升天山教人腾云法,放飞到世界各地的“能人”。现早已都繁衍万众,各成部落。炎帝当年生玉帝的气,闹情绪,离开升天山,就云游世界每个角落,走遍八方,教化人们。而这些地方大王个个遵从、信赖炎帝。当炎帝讲出要灭中土黄帝时,这些大王个个摩拳擦掌,奋勇当先。炎帝感谢大家的忠心,遂依八卦方位,定出各路人马出兵路线。同时约定日期,八方齐进,攻打黄帝。再说此时的黄帝,从杀死蚩尤、平定战乱之后,便把宝峰山处的居民迁移到炎黄城居住。城里修建了紫微宫、点将台等。同时还加封了大将,操练兵马,准备向八方扩展。
这日早晨,按往常,该是旭日东升之时,也正是各路兵马开始操练的时候。可是,炎黄城四周、天空,仍漆黑一片,上空早已是阴云密布,冷风嗖嗖,秋雨霏霏。大将力牧按习惯,早已睡醒起床,从将庑里走出,纳闷今天的天气。一连十几日,晴空朗月。每天此时开始操练兵马,怎么前半夜还是月明星辉的天气,这后半夜就突然变了呢?正疑惑时,突然眼前一亮,一条红色大狗窜到自己跟前。那红色大狗猛看如牛犊,通身红毛如火,二目似两盏油灯,闪着幽光。只见这狗绕着力牧转了三圈,之后停在力牧前“嗷嗷嗷”地叫了三声,便匍匐在地,两眼注视着力牧。力牧早已从惊骇中清醒过来,见到眼前这狗十分眼熟。突然想起,这狗人间没有,它是自己在天庭管理众兽时,在二郎真君宫中见到过。这应该是二郎真君的报事天犬。这狗极灵,只要它到得哪里,哪里便有战事发生。这是听二郎真君讲的,所以叫报事天犬。
炎帝讨伐黄帝一事,早已被太上老君知晓。因炎帝好道术,老君常下凡幻化异人到炎州传授之。谁知这炎帝听信了谗言,孤注一掷要逆道而行。阻止他吧,炎帝不会听从,不阻止吧,实在是这场战争不该发生。告知玉帝吧,又恐惹下一批天神,自己不好做神。事已至此,还是让他二帝争一争吧。但,自己还是应该向着正义一面。于是,太上老君跑到二郎真君宫里向他说知了此事,让他放出报事天犬下界告知黄帝。因力牧在黄帝手下为将,必会知晓天犬来意。这样,自己不出面也不会恶了炎帝,同时也让黄帝有所准备,不至于被动。力牧见大红犬怪异之举,心想:“难道这里将会有战争发生吗?”于是便冲大红犬道:“红红,红红,有战争吗?”那大红狗突然从地上站起,向力牧点点头。此时力牧已确信有变,便急领大红狗直奔紫微宫黄帝宫榻报知此事。黄帝见到此狗,又听力牧前后道来,确信为真,感激地捋捋大红狗说:“好样的,谢谢你了,也代吾向二郎君致谢!”大红狗晃晃尾巴,冲黄帝和力牧“嗷嗷”地又叫了三声,算是道别,随后四爪猛的一踏,腾升而起,飞向空中,一片红光消失在乌云里。报事天犬去后,黄帝立即召集文武臣将商讨此事。大家一致认为:宁信其有,不可信无,强兵戒备,以防万一。同时派出巡探,打探情况。这炎帝来战黄帝的一举一动都被太阳公公知晓。太阳公公见炎帝八方大军今日即将到达黄帝的领地时,便暗中同风师雨师联络,来助炎帝一臂之力。于是太阳公公不再行天值日,要让天下黑暗一片。而风雨二师也早早来到炎黄城上空行云布雨、播风撒雾。因炎帝八方大军要日宿夜行,便都得到了炎帝配发的火光兽,以备夜间行走不至迷失方向。在风雨二师行云布雨之时,炎帝所率八方大军按八卦方位,各自落脚在炎黄城外附近的八座山头上,等候炎帝下令攻城,捉拿黄帝。此时炎帝为谨慎行事,探得虚实,自己幻化成一条赤龙,飞行八座山头下达指令,命八将暂守山头,整装待命。自己亲带八只火光兽先往炎黄城探视,如有变异,放回火光兽报信。各自山头以燃大火为号,八方大军齐攻炎黄城。黄帝派出的十几名巡探,没多时便都摸摸爬爬地回到城里向力牧回话,报告说:“天暗、风大、雨急,辩不清方向,不敢再走,一路上也未见异常。”听报告后,黄帝嘱咐力牧等大将仍要各军将士提高警惕,不得麻痹。正在这时,黄帝突感心头一阵慌悚,右目“嘭嘭嘭”猛跳几下,两耳像听到一种怪怪的又熟悉的“呜嗷呜嗷”的风声。猛抬头,只见一条赤龙早已在乌云密布的上空穿云搏雾地飞梭。龙身之上还有团团火光,那火光就是火光兽。黄帝一见,又惊又喜,这龙不就是炎帝大哥吗?还是那年在灵山沟一战,见到大哥幻出赤龙和自己战于空中,当时就是这模样。黄帝不再踌躇,立即就地一卷,幻出一条黄龙腾向空中。那赤龙见炎黄城里腾飞上一条黄色巨龙来,知是黄帝,便立即转变回人形,踏一朵乌云,乌云之上也立即现出八只火光兽来。那火光兽把四周乌云映照得一片通红。黄帝一见,确是炎帝,龙身一转,也变幻出人形,踏在一朵乌云之上,上前给炎帝拱手问安:“吾兄,果然是您。这些年不知您云游于何方,小弟很是想念您啊!”炎帝对着黄帝冷冷一笑曰:“是希望永远见不到吾耶!”黄帝一听,心想:“大哥今天怎么这般口气,可是来者不善?”心里打个转,还是真诚地说,“吾兄,自您离城云游而去,小弟守城护民,斩杀来犯蚩尤,继续建扩城池,迁移居民,就是为了盼您回来后,一起共筑大业,天下一统啊!”炎帝一听此话,又是一声冷笑曰:“别装了!黄帝,咱今天打开天窗说亮话吧。你我原本不是什么叔伯兄弟,而是一母二父。我还在母腹时,我父则被你父所害,霸去了我母。我根本不是什么玉帝的孙子!我是外戚神氏之后。本来这天下应是我的,可你那玉帝爷爷偏偏又把你拿来和我争天下。这哪里有天理?今日我已率八方大军来此和你一决雌雄。我胜,这天下就是我的!你赢,我就什么也不说了,还回我炎州修道去。考虑再三,念你我乃一母所生,我还没有当小人来偷袭你,而是一人来此向你宣战。这本是你我二人家事,为不伤及无辜,你我就此空中一战决天下吧!”炎帝说毕,足下乌云一挑,旋即幻出赤龙,摇头摆尾向黄帝挑斗。黄帝带着满腹疑团,还是幻化成黄龙抖抖身姿迎击赤龙。你道那八只火光兽哪里去了?原来,这小东西一听炎帝要和黄帝就此决战,便依各自方向飞往八座山头报信去了。赤黄二龙空中还未战到三个回合,就听上空一声大喊:“炎帝住手!黄帝停战!”随之,便是一道亮光,划破半个天空。天空亮光处,现出大力天神来。大力天神手执金带,肃穆威严地喊到。二龙一见此景,即刻幻回人形立于乌云之上,面对来者。大力天神对炎帝道:“炎帝听令,我奉玉帝旨意,前来拿你上天问罪!”说毕,大力天神绳头一拽,就把那炎帝拉起,转瞬消失在空中。原来,二郎真君派赤犬下界报信之后,又怕黄帝出什么大事,那时自己不就落个知情不报的罪名吗?于是赤犬前脚下界,自己便后脚到达凌霄宝殿把炎帝率八方大军伐黄之事上奏给了舅舅玉帝。那玉帝知此,好不气恼!便传大力天神下界拿回炎帝问罪。黄帝站定云头见此一幕,如在梦中。叹息一声,正要跳下云头,却见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方山头火光熊熊,隐约听见杀声响起。黄帝知情不妙,断此必是炎帝所说的八方大军杀来。于是,黄帝急急跳下云头,三腾两转回到城中。
此时力牧等大将早已将城里城外营垒中的将士集中在一起,等候黄帝。黄帝见大军聚齐,为了不使城中的百姓受害,便立即钦点八将各率精兵向城外燃起烽火的山头冲去,痛歼来敌。这八员大将乃是:力牧、神皇、孔甲、知名、规纪、地典、常先、封胡。八员大将得令,各率二千精兵,分八个方位,向来敌迎去。黄帝同天老、风后等大臣留在城中,压住阵脚,等候消息。哪曾想到,炎帝被拿上天,而炎帝手下的八员大王并不知晓,依然按炎帝事先的计策行动。即:如果黄帝兵杀出,则诱敌离城,退往远地交战而消灭之。黄帝的八路精兵一出城,便与冲下山来的八方炎帝兵交上了手。可是那八方炎帝兵虚晃一招,便掉转身躯,按原路且战且退。每路炎帝兵都有火光兽引路,虽然天空黑暗一片,但炎帝兵在火光兽的光照下,仍知来路。可黄帝这八路精兵傻了眼。四处昏天暗地,只能听到炎帝兵的退喊声和那向后跑得最快发出光亮的小东西。黄帝的各将领也只有一个心思:咬敌不放,追杀炎帝兵。此时,即使不追,也不知东南西北回城的方向了。渐渐左右翼的人马喊杀声远去了,距离拉宽了,退去和追击的路程离炎黄城也越来越远了。这时,风更狂、雨更骤,天更暗。各路炎帝兵退出百里路时,早已是人困马乏了。而步步紧追的各路黄帝兵将也已疲惫不堪。双方想厮杀,也是有心无力了。便各自依山傍树歇息下来。再说此时的炎黄城,四周已是寂静一片。城里城外的居民知有贼兵来犯,都早已藏躲起来。四野只有那风吼雨打声,再无他音。黄帝在城中等呀等,应是整整一天一夜了,不见一路兵马班师回城,派人打探吧,四野黑暗,方向难辨。情急下,自己只好抖一抖身躯,幻出龙形,飞上天空,方圆百里寻查,然而一切都茫茫然,不见一兵一卒。黄帝只好返回城中耐心等候。
次日辰时,突然风停、雨住、云开、日出,四野清新,晴空万里。也在此时,炎黄城上空飘来一片祥云。云头站立一男一女两个仙人,一个左手握银色“拂尘”、右手拿金色“钢琢”的太上老君;另一是人首鸟身的九天玄女。黄帝聪慧,一眼便认出了云头上的太上老君。老君按住云头,对着城中仰望的黄帝高声喊道:“黄帝小子,受惊了吧?这里发生的一切,玉帝都已知晓。刚刚大力天神弟子已奉旨把那反叛之贼风雨二师擒拿回天问罪。玉帝念太阳老精丧去了孙子,一时糊涂,让他戴罪立功,继续行天值日。王母知道你小子有难,派玄女带来九道灵符,帮你小子降服敌人,统一天下。现给你带来一道灵符,其八道已派顺风耳千里眼寻找你那八将,交付于他们,很快,他们将得胜回城了。”黄帝听说,喜悦万分。随之匍匐于地上,向二神行拜大礼,表示感谢。这时,就听那九天玄女娘娘向黄帝道:“黄帝,这九道丝锦灵符,乃万太台至高太帝当年赐与王母的宝符。就是玉帝也未见到。带上它,将有九十九位天神暗里护佑、帮助你。你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用时,只需向四方挥一挥灵符,念一声‘九九归一’,则灵符见效矣!用后,由你收回,不可缺一。否则吾将无法向王母交代。到时,自会有人来取。切记,切记!”说毕,那九天玄女从羽毛下取出一道金光闪耀的丝锦灵符,轻轻抛向黄帝。黄帝接住,再次伏于地上感激涕零地向二神连连叩首,说道:“小子铭记在心,感恩不尽也!”黄帝言犹未尽,就见那老君抖一下云头,随九天玄女缓缓升天而去。黄帝见二神离去,方才从地上爬起。手里有了灵符,心中有了底码,愁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就等各路大军得胜回城了。第三日巳时,就听城外一片人声马嘶,四面八方黑压压拥来万众人马。百姓前呼后拥随同这些人马拥向城来。黄帝及大臣们早已得到探子报告,知八路大军得胜归来。城头上已望见了骑在红头大马、黑毛壮熊、斑斓猛虎身上的大将。一杆杆黄龙大旗迎风飘扬。城里城外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各路大军排兵列队在城外平台上。每路人马近五千之众。大将们一一走向城中的点将台前,向站立于台上的黄帝报告喜讯。
原来,各路将领带兵出击,被诱出上百里之遥时,由于天昏地暗,双方只好各自歇息待战。不知过了多时,突然天空大地由暗转明,退去了狂风暴雨。千里眼、顺风耳寻见了黄帝的八位将领,把九天玄女所交的八道灵符,转给这八位将领。果然,灵符一用,如虎添翼,不经意间,那炎帝兵卒将士便一塌糊涂,手脚无力,神志混淆,乖乖地交了兵器,都归附了黄帝将领。然而,在用灵符时也有出现差错,险些遭难的。黄帝大将孔甲,带两千精兵被巽方炎帝兵诱向东灵山南侧时,由于天暗、风大、雨猛,山路崎岖泥泞,双方不约而同都停下人马,不予交战,各自歇息。
次日辰时,这里突然风停、雨住、云散、日出,崇山峻岭一派光明。顺风耳、千里眼踏着祥云寻见了黄帝大将孔甲。这些将士正在一山涧旁的平台上排兵列队。二神便跳下云头,将灵符交于孔甲,教导用法。随后踏云离去。诱引孔甲的南路炎帝军将领是南方沃土的通视大王。这通视长得是虎背熊腰,牛足猿爪,头如木炭,额似赤铁,活生生的一个蚩尤再世。云开日出之时,孔甲发现了通视兵马,就隐伏在离己一涧之隔的南坡平地的丛林中。通视也发现了孔甲的兵马。通视傲视孔甲兵少将寡,自己只带百余人腾云而起,提刀举剑杀向孔甲。孔甲哪儿料到这些人会腾飞术,一时慌了神,领兵在平台上慌乱跑窜。这时就听有人高喊:“孔大将,用灵符!”孔甲反应过来,急忙打开灵符向四方抖动。可是,不管怎样抖动,却不见半点灵效。刹那间,这孔甲便被腾飞过来的通视抓住,抢去了灵符。通视抖展灵符,四方一抖,口念“九九归一”,不知不觉,这孔甲兵将像似着了魔法似的个个放下兵器归附了通视。这真是:孔甲慌心忘咒语,通视贼灵窃天机。
原来,千里眼、顺风耳向孔甲交付灵符的一言一行,早被隐伏在对面南坡上的通视听到看到。所以,通视才如此不费吹灰之力收复了这路黄帝兵将。你道那灵符是何样子?有如此神灵?这灵符由丝绵织成,金线银丝绣就。长宽各三尺,上绣九十九位无名天神。这些天神的灵气神通早被至高太帝凝集在这灵符之上。只要有人抖开它,向四方抖展,口念“九九归一”,那九十九位天神就会聚起千钧之力,帮你征服敌方。这灵符只有在星球上物类一统时,才会出现。天意不可违。正当通视抢得灵符,收服黄帝兵将之时,这里的事态早被云头上观战的太上老君和二郎真君发现。老君见孔甲被收,失去灵符,拍胸顿足地说:“孔甲、孔甲,糊涂到家!”说着,随二郎真君来取通视。通视见云头飘下两位异人,急忙腾云上天,展开灵符,四方抖动,口念“九九归一”,提剑指向二神。老君一见,手挥“拂尘”左扫右拦,口里急念:“降龙伏虎”神咒。然而此举不见半点功效,随后又甩出金刚琢,那金刚琢却被灵符挡了回来,险些击伤老君。
此时,二郎真君松开左手牵着的哮天犬,放开肩上的金翅鹰,手执三尖二刃锋,一齐杀向通视。通视一手抖灵符,一手挥剑拦杀,且战且退,不知不觉,已打杀到宝峰山处。此时,老君、二郎及其鹰犬还是降伏不了通视。而那二郎的金翅鹰被通视打落山下。就在这时,只听宝峰山上空响起荡宇震寰的声音。那声音昂扬雄宏,扩散在四野:“通视小贼,放下灵符,速速归降!”老君、二郎一望,却见如来佛祖端坐莲花宝台,现于宝峰山上空。周身金光四射,一片辉煌。
可怜那通视,不知天事,手执灵符,口念咒词,还在向佛祖抖动。佛祖微微一笑曰:“吾乃至高太帝大弟子,西天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这灵符乃吾师所制,岂容尔这无知小贼用之!”说毕,伸出一只通天大手抓住通视,翻手将其压在一大石下。通视慢慢化为大石,被压立于宝峰山坡上。佛祖去后,老君捡起地上的灵符,同二郎赶往东灵山下,寻得孔甲,交付灵符。让他把二路兵马合二为一速回炎黄城报捷。后来,孔甲屯兵之处,人们都称“孔涧”,即涿鹿县的孔涧村,实为孔甲。那被通视打落山下的二郎真君的金翅鹰,也已化石在宝峰山西南方的山脊上,即现在康家沟村瑞云寺北面山岩上的“鹰嘴石”。而通视化石之处,就是现在桥山脚下、刘家沟村北山腰上的“佛指石”。至今,如来佛祖的指印还清晰地刻印在那大石上。“佛指石”下压着的大石便是通视所化之石,后人都称那石为“佛指石。”黄帝见八路将士凯旋回城,城外四周平地上全是兵马,并且还收降了从未见到的各种肤色、各类模样、各种语言的八方兵将,真是喜出望外。也在此时,忽然天空传来阵阵鹤鸣。见那四面八方一排排一队队仙鹤展翅翱翔而来。随后,空中又出现一群群、一片片展翅飞舞的凤凰。整个天空被那五彩斑驳的吉祥之鸟统统遮去。这时,大臣大挠对黄帝曰:“吾帝,臣观天象,掐甲子,今日乃甲戌月壬寅日,是九九归一,天下一统之日。你看这上天祥瑞之鸟前来鸣贺,实为天之意愿。您就立为天下之帝吧!”你说那收降的七位炎帝大将,见到此情此景,实为震撼,一齐跪在点将台前齐声向黄帝道:“黄帝德厚,天佑其祥,卑下等所属之民一心归顺于您,永不叛逆!”说后,一齐向黄帝连磕三个响头。黄帝那些大将见此,也一齐跪地向黄帝齐声请求道:“吾帝英明,顺应天意,今日就称帝天下,一统八方吧!”黄帝见此,仰天感叹道:“是上天赐吾灵符,才有今日啊!”随后请各位大将平身,对天老、大挠、力牧、风后等臣将号令道,“设坛,祭天,拜灵符!”各臣将会意,传令司空等大臣去办。不到一个时辰,祭坛设好,坛正中的石桌上立有至高太帝牌位,之后,两旁立有玉皇大帝、如来佛祖牌位。位前摆放干鲜供果,坛前燃起九堆松柏枝叶,祭坛四周插有九杆黄龙大旗。天老查验后,告知黄帝正值午时,可以开坛合符祭拜了。黄帝亲率文武大臣走到坛前,把收回的八道灵符与自己的一道灵符一一对验后,合收一起,放置在一玉匣内,恭敬地摆放在祭坛石桌上。回头往燃烧着的松柏枝上再加一些枝叶。尔后,率文武大臣伏地叩拜。此时,炎黄城内外的兵将、民众,也都伏地虔诚地叩拜起来。拜毕,早有仙乐空中响起。原来女娲娘娘为给黄帝一统天下助兴,派娥陵氏带领仙乐管队来此上空奏响仙乐《九九归一》。只见那上空一队队仙女弹拉吹唱,歌舞齐欢,鹤鸣风舞,一派盛况。黄帝及大臣见有仙人来助,便又重新伏地叩拜不起。当乐止音散,鹤飞凤去之后,才从地上慢慢立起,一齐合掌拜天。大拜之后,黄帝便与炎帝七员大将坛前盟誓:九州一统,世代同心。尔后,则封疆划土,把天下划为九州——东南农土曰神州;正南沃土曰次州;西南滔土曰戎州;正中中土曰冀州;正西并土曰弇洲;西北肥土曰台州;正北成土曰泲洲;西北肥土曰薄州;正东申土曰阳州。炎帝那七将仍旧各管各土。只是通视之位空缺,黄帝留于炎帝,还盼炎帝回到天下,共享太平。同时,把炎黄城,即现在涿鹿矾山镇的黄帝城,定为都城,作为天下人朝拜之地。 从此,天下一统。黄帝成了天下各部落氏族的第一代帝王。